Published on

叠家五一出行 仙娘溪-乐明村之旅

Authors

我们一家子比较怕凑热闹,很久没有在五一国庆时出行了,生怕去到个景点下人饺子。仙娘溪正好合胃口,加上藤藤玩得好的几个小朋友一起,于是早早就报了名。

相对以往,本次活动人多时长,却也多出一份期待。

山路崎岖,平添一些波折,倒也略解路途无聊。

梅子同学尽心尽力,看其结束总结长文,心路历程激荡,硬生生有种在看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的感觉。经此一次,想必也是有所收获成长,提名年度模范策划妥妥的了。期待二鼓未竭,再领黄麻。

当地导赏民风淳朴,待人接物却大方自信,侃侃而谈。想是自组分工,早已不是第一遭。

爬山涉水、交流夜观甚是有趣


行程

游玩过程节奏合宜,其实放鸭搭棚,插秧摘果,乡村农事,对城市小孩而言,无不充满乐趣和放松。

Image.jpeg

截屏2021-05-10 上午1.41.57.png

参观

了解生态农场最好的两部纪录片

【纪录片】最大的小小农场/The Biggest Little Farm_哔哩哔哩 (゜-゜)つロ 干杯~-bilibili

记录 | 社会《人生的果实》_哔哩哔哩 (゜-゜)つロ 干杯~-bilibili

参观生态种植的水稻,路上田野风光,小雨蒙蒙,一路跟着我们的大黑狗

下山时顺路跟藤藤见啥聊啥,蚱蜢竹林、蜜蜂分窝,

指着水稻科普,消耗净水最多的地方,不是家用,其实是农业(90%),所以节约用水最重要的是不要浪费食物。隔日中午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,藤藤急着下桌去玩,剩了几口不肯吃了,马上问她:“我们上午聊过,节约水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来着?”,同桌的贡贡马上抢答:“不浪费食物!”藤藤也马上乖乖的坐下把饭吃干净了 😄。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种植方式不同的稻田,颜色明显不同,用了化肥的墨绿色,没用化肥的浅绿

稻田养鸭:稻鸭双丰收,新农人的家庭农场种养秘籍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远处那些,是死掉的砂糖橘树吗?

徒步、涉水

徒步环节,有一拖二的,也有抱着幼童的,回程时遇溪下水,孩子们不亦乐乎。

曾几何时,这也是年幼时的自己,返乡度假最喜爱的环节

Image.jpeg

IMG_8131.jpeg

IMG_7597.jpeg

IMG_7667.jpeg

IMG_7604.jpeg

IMG_8169.jpeg

Image.jpeg

摘番茄、读绘本

动静合宜,肚子精神两丰收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环境

半夜大家睡着之后,沿着乡间小路漫步,即使是阴雨天,头顶北斗七星依然清晰可见,如果天气好,想必能见到久违的满天星 🌟

竹林、梯田、涓涓小溪、迷你森林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
餐饮

每一餐大家都赞不绝口

IMG_8123.jpeg

IMG_8122.jpeg

IMG_7671.jpeg

IMG_8024.jpeg

IMG_7690.jpeg

恰逢村中厨房落成,解去家长们炊事之苦(趣),以至环节之外半身悠闲,或捉对或扎堆,海阔天空一顿闲侃,还有塔罗牌(不是)环节。

IMG_8100.jpeg

IMG_7701.jpeg

IMG_8121.jpeg

Image.jpeg

做艾糍、豆腐

艾草青青,艾香悠悠

东方农耕文化中蕴含了美好愿望的植株,可做香料、可做草药、洗浴焚香,去病驱虫

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!彼采艾兮!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!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乐明村参观磨豆子、打豆浆、做豆腐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做完差不多每家都带了些回去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
动物

堂前雨燕含辛育幼、瓢虫与蚂蚁对峙、豆娘拜访螃蟹、蜘蛛结网摆开龙门阵,奈何无蛾问津;

更有蟾蜍与蜈蚣解放后成精,狭路碰上莫不是要演一起白蛇传之外传;

黑黄村狗倒是无聊,有鸡有鸭不追,山前田后的溜得一手好人。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G_7661.jpeg

IMG_7662.jpeg

IMG_7657.jpeg

Image.jpeg

孩子

这次藤藤跟以往有一些微小不同:没有一直抱团玩,很多次一个人随意在村中闲逛;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几个女生一起做游戏,但也会远远观看男生舞刀弄枪,显得饶有兴致;徒步爬山的时候,以前一般都会跟着我和藤藤妈,这次远远的跑在队伍最前。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男孩子们全程打打闹闹,野性十足,尽显活力。偶发过火的小破坏,事后也引起了家长们的讨论

IMG_8163.jpeg

Image.jpeg

IMG_7755.jpeg

IMG_8168.jpeg

藤藤回来后写的日记

Image.jpeg


村庄

我的老家在江西乡村,实际上整个童年到小学,我都还一直在这样的村庄生活,而到市里上初中之后,每年最盼望的寒暑假,也还是回乡度过。也许是离国道没有山路阻隔,虽在落后省份,但跟随大势发展的年代倒不晚,印象中大学时(2000 年左右)就已经很多户在建 3、4 层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房屋了,剩下的也都是砖瓦式的大宅。直到这五年,才由于年轻人变少逐渐没落,并村 200 户。

而仙娘溪虽在沿海发达省份,但交通不便,四面环山,如在乱世,想必会是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。垦山为田,在与驻村自组织交流时了解到,一直到 15 年,政府推广洪水后的危房改造,才出现大批砖瓦房,果然广东省各地区经济程度差距巨大的说法,所传不差。

几年前,由于土壤污染,村里的主要种植物种砂糖桔树,受黄龙病害,果园整批不结果,导致断了生计。

以前英国在斯里兰卡,也是因为密集种植茶树,植株传染病害无法控制,不得已改为种植咖啡,由此其国民饮料才由红茶变为咖啡,可见生态环境的影响,还由不得人类任意操控。

香港人拍的 中國乡村故事:插秧人_哔哩哔哩 (゜-゜)つロ 干杯~-bilibili

耕耘纪第一季(1-7)_哔哩哔哩 (゜-゜)つロ 干杯~-bilibili

众筹丨仙娘溪的老围屋期待再一次新生

了解到绿耕这个组织,长期在此组织村民互助,又引进生态种植。想必背后还有很多故事。

进而也了解到丰年庆这类服务乡村农人的集会策划,以及乡村公共活动空间之重要却保有不易。

IMG_8147.jpeg

Image.jpeg

IMG_8154.jpeg

Image.jpeg

IMG_8160.jpeg

叠家

此行算是叠家最多家庭参与的活动之一,也较完美的践行了一次互助的理念,甚至是有点太彻底,所有家庭都领了任务,以至于完全没有“活动门票收入”,看来模版里收支平衡的限制得去掉-_-

Image.png

Image.jpeg

截屏2021-05-10 上午1.44.42.png

但不管怎么说,整个活动的组织模式就算是比较确定了,后面补个小程序版本,适应一下大家的实际使用习惯就算告一段落了。